不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
这样估算的话,这75万亿元中有一半是属于升值的部分,即大约是35万亿到40万亿元之间。第一,我们这一年中创造的所有财富是如何分配的,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年创造的财富在国内主要是在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的。
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劳动者拿到的很有限的这一块,还有相当部分是垄断部门的职工拿走的。利益关系失衡的症结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人情往来中实现的财富转移。比如,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成本远远高于国外的一般水平。
当时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高达1.85亿。而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在截至2008年的18年里,给全体股东的分红总额才刚刚超过2000亿元人币。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最新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 (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4.6倍出让土地的收入。
同时,公民在享受社会保障上,还严重不平等。近年来,富人向海外移民渐成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带走大量财富。这时我们能说这两个人的财富是一样的吗?这当中,更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要考虑到,在住房价格上升的过程当中,一个相当的部分是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投资的渗透效应,以及由这种渗透所形成的财富的效应。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向公务员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只有当地房价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其实,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对实现个人财富向国家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比我国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都高于我国。
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不仅急剧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使得通过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手段失去了效力,使得收入差距的扩大处于不可治理状态。二是土地方面,当时大约在每年3300亿元。现有的房产,是改革开放30多中国民众积累的唯一财富,要通过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使民众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尽管财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是厚厚一本,但很多项目其实是云山雾罩,就是连专家也很难弄清楚其中的具体内容。
可能还有人说,无论价格怎么变动,不还是那些房子吗?其实,财富有时是在相对和比较的意义体现的。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买的房子,单价都是3000元/平方米。前面那套房子升值的3000元是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是修这条地铁的投资有一部分渗透到土地和房价当中去了。二是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在社会中某些贫困群体的状况有所改善的同时,中产阶层的税费负担也在不断加重,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矛盾是很值得关注的。
但在2010年两会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透露,他看到由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关于行政经费调查报告,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仅这一项的开支就在1500亿到2000亿元之间。一是近年来民生投入的增加,很大比重是来自卖地的收入。
世界银行近年来在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国际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2005年1国际元=2.1372元人民币,2006年为2.0872元人民币,2007年为3.6471元人民币,2008年为3.8044元人民币。一方面,通过种种调控措施,包括行政手段控制房价上升过快的趋势,是完全必要的。
有人是从泡沫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中国房价中泡沫是肯定存在的,但现在的房价及其上涨不能完全看作是泡沫。据2008年的数字,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上市四年海外分红累积高达119亿美元。而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这些大城市的居民动辄坐拥几百万元以房产体现的财富,与这种渗透和转移过来的财富有着直接关系。而前几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今年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中国城市居民89%拥有住房,其中约12%是祖上传下来的,是原来的私有住房。
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由此实现的财富升值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可以预见,随着劳动力短缺趋势的出现,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在目前的制度背景下,资强劳弱的状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
据媒体报道,2006年2月,山西省政府187号令就已明确规定采矿权价款的收取标准,但临汾市直到2007年10月前,仍在执行资源整合试点期间的采矿权价款标准,少收采矿权价款52.32亿元。移动通讯与中国社会课题组对居民使用手机的状况的调查显示,手机资费已经占到居民收入的5.43%,而在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手机人口中,占到了10.31%。
第三,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海外分红。这可能与人们的感觉不一样,因为最近几年一般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盈利状况变化并不大。
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近些年来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第一,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对由政府公共投入渗透过来的财富的分享是相当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居民收入和财富缩水的程度,从人民币与虚拟的国际元的比值就可以看得出来。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劳动者拿到的很有限的这一块,还有相当部分是垄断部门的职工拿走的。
由此可见,灰色收入对于拉大我国国民收入差距,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70城市房价平均涨幅为9.99%。
房价高要收钱,汽车多要收钱,几乎所有的调控最后都变成了收费,居民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这主要包括政府的再分配、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不正常的福利。
第一个因素是由国有垄断企业垄断价格实现的超额利润。财政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一倍。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 《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报告显示,多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利润高速增长,与享受的各种优惠补贴有关。现在居民手中的股票大约是10万亿元,储蓄余额是30万亿元。除此之外,有几个因素特别值得注意。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停止房产税试点。
政府再分配的目标应当是向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向少数群体提供更高的福利。这对于改善城乡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缓解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失衡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社会中财富价值的变动和财产性收入有多少?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一个无产社会变成一个有产社会。首先是直接转移到海外的财富,包括以移民、留学等方式转移出去的,也包括以非移民的方式转移出去的财富。
根据有关部门前些年在北京地区的调查,一亩耕地转为商业用地后,假如最终在市场中的售价为100万元的话,农民得到的补偿只有5万元。换言之,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财富的再分配过程。